只个詞咱 ê 話在來是讀做「guî-hiám」,1853 年《翻譯英華廈腔語彙》、1873 年《廈英大辭典》、1883 年《英廈辭典》、1931 年《臺日大辭典‧上冊》、1895-1968 年 ê《教會公報》規山坪 ê 文獻計是孤收只音,阮 tèr kàu tann iá 是按呢說,嘉義新港 ê 洪惟仁教授、金門坪林(phînn-nâ) ê 劉秀雪教授、雙溪 ê 李蕙芳老師、汐止 ê林金城先生也計是講「guî-hiám」。
- Nov 20 Tue 2018 13:55
「危險」ê 音讀
- Nov 10 Sat 2018 22:08
【日出 ji̍t-tshut】vs.【出日 tshut-ji̍t】
【日出 ji̍t-tshut】是在來咱 ê 話,毋但 1931 年《臺日大辭典‧上冊》有收,佇清朝尾 kàu 戰後初期 ê《教會公報》也有超過 60 條 ê 記錄。照《臺日》ê 記音,頭--字「日」是讀變調,並毋是像「天#光」、「地#動」、「風#吹」......只號「主謂結構」「主語」讀本調 ê 情形。
有先進主張若欲講,著讀做「日#出」;論真,「地動」只个詞,彰化海口地區、泉州誠濟人頭--字是變調,「天光」只个詞,有 ê 泉腔會講做「thinn53 kng」,『口渴』義 ê【喙焦 tshuì-ta】,更加是 non-native Taiwanese speaker tsiah 會讀做「喙#焦」。
- Oct 14 Sun 2018 23:15
『針眼』ê臺語
以下是我調查 ê 一寡記錄:
1.阮鹿港確實是說【生目尖(tsiam)】、毋但張屏生教授 ê 調查,今仔日我有閣共六个鹿港人確認(包括阮老爸,𪜶个鹿港話計會用得信用--得,四个70歲以上,兩个卜倚50歲),當然【針】是讀「tsam」;另外,計無人聽過【ba̍k-káu-tsiam/tsam】。
- Sep 01 Sat 2018 14:34
【轉臍】?【斷臍】?
【轉臍 tńg-tsâi】→【斷臍】tńg-tsâi
- Jul 01 Sun 2018 22:17
食老 pué/pé/pér 無塗豆
- May 02 Wed 2018 14:32
是【hiannh 柴添火著】,毋是「燃(hiânn)柴添火著」。
只一句俗語,古漢文嘛有一句倚意 ê 講法【抱薪救火】,咱 ê 話在來是說做「hiannh 柴#添火#著」,也有說做「hiannh 柴添火」(ex.《臺日下》p.607,漢字寫做「擜」)、「拆柴添火著」,部份現代人無了解,煞誤做「燃(hiânn)柴添火著」。
「hiannh」--字,《教典》寫做「挔」,權算是「移形字」,上早應該是出自董忠司教授 ê《臺灣閩南語辭典》:『代用字,本為「旅」的訛字,因其形符合此義,故代用之。』因為現代 ê 臺語人多數干焦賰「hiannh衫」、「hiannh褲」、「hiannh布」、「hiannh 棉襀被 / 被 / 被單」、「hiannh毯仔」……只寡詞,受詞計是 kap「布料」有關係--ê,所致借用挑手爿鬥一字「衣」--字 ê「挔」。此去,未來 ê 臺語人恐驚會掠準講「hiannh」就是干焦會用得接 kap「布料」有關係 ê 受詞。總--是,「hiannh」ê 本字也不明[1],陳修 ê《台灣話大辭典》kap 陳憲國/邱文錫 ê《新編華台語對照典》是寫做「攇」,《閩南方言大詞典》寫做近音字[⿰扌办](拹),《閩南語漳腔辭典》寫做「𢩹」。